“雕漆艺术珍品展”移师国泰艺术中心,30余件雕漆珍品展现非遗之美

新重庆-重庆日报原创 视觉重庆

2025-02-05 16:31

雕漆,又称剔红,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和精华,与景泰蓝、象牙雕刻、玉雕一起被誉为京城工艺“四大名旦”,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保护名录。

1月17日至1月26日,“非遗贺新春 赶个年味集”重磅展览——雕漆精品艺术展在重庆解放碑展出,一经开展便吸引了无数艺术爱好者的目光。近日,展览移师国泰艺术中心,将继续为市民们呈现这一传统工艺的魅力。

▲雕漆精品艺术展于1月17日在解放碑开展。

▲雕漆精品艺术展在国泰艺术中心展出。

▲国泰艺术中心,雕漆作品吸引参观者驻足欣赏。

展览共展出了30多件雕漆珍品,展现了漆艺名家的精湛技艺与大漆艺术的无尽魅力。其中,有耗费数年心血打造的重器,如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金波的经典作品《三打白骨精·剔红山子》,这件作品以极为少见的盆景山子形式呈现,将传统神话故事与精湛的雕漆技艺完美融合,令人叹为观止;还有1981年首届中国工艺美术“百花杯”金奖作品《铜胎饕餮纹·剔红鼎》,其古朴大气的造型和细腻精湛的工艺,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非凡魅力。

▲雕漆艺术珍品展展品《三打白骨精·剔红山子》。

▲雕漆艺术珍品展展品《铜胎饕餮纹·剔红鼎》。

除了这些国宝级藏品,展览还汇聚了众多漆器代表性传承人和国内著名漆器艺术家的精品力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殷秀云大师的《剔白海棠瓶》,以其素雅的色彩和流畅的线条,彰显了雕漆艺术的高雅气质;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都漆艺代表性传承人尹利萍大师的《雕银丝光晕彩虞美人花瓶》,则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绚丽的色彩,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雕漆技艺省级传承人朱江的《春寿剔彩捧盒》以红、绿、黄三色漆分层雕琢,展现出剔彩工艺的独特魅力。

▲雕漆艺术珍品展展品《剔白海棠瓶》。

此外,“90后”成都雕漆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小龙,北京、扬州雕漆手艺人王艳平等非遗漆艺手艺人也带着他们的作品惊艳亮相。这些新一代的传承人,以他们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和执着,为古老的雕漆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中国匠心工艺的传承与发展。

▲雕漆艺术珍品展展品。

▲雕漆艺术珍品展展品。

据悉,此次展览时间也将延长至2月12日(元宵节)。届时,观众们不仅可以在春节期间欣赏到这些珍贵的艺术作品,还能在元宵佳节之际,感受到非遗漆艺的独特魅力。

编辑: 赵丹丹   主编:史宗伟      审核: 刘嵩
版权声明:

凡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的作品,版权均属重庆日报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日报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除来源署名为重庆日报稿件外,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相关新闻
网站首页| 重报集团|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 投稿信箱

Copyright © 2000-2022 CQNEWS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重庆日报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同茂大道416号 邮编:401120 广告招商:023-63907707 传真:023-63907104 举报电话:023-63823333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热线:1237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0120180001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号:(署)网出证(渝)字002号  渝ICP备1701592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747号